(2008年1月7日在市二届三次人大会议上)
bet 365亚洲版官网
各位代表:
受市人民政府委托,向大会书面报告2007年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08年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请予审议,并请各位市政协委员和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
一、2007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一年以来,在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全市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各项工作,全面实施工业强攻战、城市扩张战、旅游升温战,努力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农业产业化,全力打造实力宜春、活力宜春、魅力宜春、和谐宜春,全市国民经济保持快速增长,和谐社会建设态势良好,市二届二次人大会议确定的各项主要经济指标任务基本完成。
1、国民经济快速增长,运行质量稳步提高。预计2007年,全市生产总值完成512亿元,同比增长14%;财政总收入50.32亿元,增长30.1%,其中地方财政收入28.36亿元,增长29.9%,市本级(含经开区、宜阳新区)财政总收入4.76亿元,增长32.7%,地方收入3.12亿元,增长32.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53.6亿元,增长25.1%,其中城镇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21亿元,增长26.5%;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54.6亿元,增长17.6%。三次产业比重由2006年的23.1:46.6:30.3调整为20.8:50.1:29.1,第二产业增加值占据半壁江山,经济结构调整取得阶段性成果。财政总收入占生产总值比重提高1个百分点,增速创20年来新高;税收收入占财政总收入比重提高2.6个百分点,经济运行质量进一步提高。城镇化率36.2%,提高1.7个百分点;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1000元,增长20.2%,农民人均纯收入4020元,增长10.1%,人民生活进一步改善。
2、“三大战役”全面展开,各项工作有序进行。市委、市政府决定,以中心城区为主体,全面打响三大战役。工业强攻战成绩可喜,预计全年,宜春经济开发区(不含医药园)新增投产企业8家,完成销售收入13亿元,同比增长68.8%;实交税金7600万元,增长117.1%;从业人员6335人,增加2864人。城市扩张战成效明显,中心城区秀江东路延伸、高士北路延伸、明月大桥正式开工,市行政中心“三通一平”进入尾声,市行政办公大楼获省批复可研并开工建设,宜阳大厦、文化艺术中心、里布水库等项目前期工作已经展开。宜阳新区核心区路网已经拉开,市府路已经建成。中心城区城市创建取得显著成绩,先后通过了国家卫生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的创建迎检工作。旅游升温战主战场红红火火,“月亮文化节”成功举办,月亮湖等一批重点工程相继动工,明月山景区通过国家旅游局AAAA级景区检查验收。
3、园区和基地产业特色日趋明显,工业主导地位不断增强。到2007年11月,全市工业园区开发面积36.18平方公里,同比增加1.17平方公里;完成基础设施投资6.5亿元,增长2.5%;预计全年园区新增投产企业120个,实现销售收入356亿元,同比增长38%,实交税金18.5亿元,增长34%,园区从业人员20万人,增加4.3万人。在园区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形成了宜春医药、樟树盐化工、丰城循环经济、高安建筑陶瓷、奉新纺织、上高鞋革等六大特色经济板块。宜春机电、袁州特种机电、丰城精品陶瓷和资源循环利用、靖安硬质合金工具、宜丰毛竹精深加工、万载有机食品等地方特色产业初具规模,基本呈现新型产业基地雏形,发展前景乐观。预计2007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142亿元,增长28%,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41%,工业主导地位进一步增强。
4、重大项目扎实推进,重点工程建设顺利。宜春明月山机场项目经过十多次进京汇报,进入了国家立项审批程序,中国民航工程咨询公司组织专家对宜春机场可行性研究报告进行了评估,国家发改委和总参征求意见阶段工作基本完成,正联合向国务院和中央军委提出新建宜春明月山机场立项的请示。洪屏抽水蓄能电站项目已专门成立了筹建处,完成了12个专题论证,国家发改委同意开展“三通一平”工作,省政府发布了禁止在蓄能电站规划区内新建项目和迁入人员的通告,正加紧向国家发改委上报项目核准请示。320国道大城至万载段一级公路改造项目,去年6月开工建设,老线部分基本完工。“西气东输”工程已开展樟树—湘潭支干线通过我市辖区的前期工作。截止到2007年11月,54个在建重点项目完成投资78.82亿元,占年计划投资109.5%,累计到位资金80亿元,占年计划投资111.2%。中石化“九昌樟”成品油管道工程、宜春至安福公路建设进展顺利。丰城电厂扩建二台机组并网发电,宜春污水处理一期工程建成运行,宜春金特建材实业有限公司一条生产线、江西鑫田车业燃油泵项目、江西蓝恒达化工有限公司10万吨离子膜碱和12万吨PVC项目等建成投产。
5、新农村建设试点顺利,农业基础地位持续巩固。深入开展和谐小康家园行动,大力实施村庄整治工程,启动了114个“空心村”治理工作,重点抓好1082个省定新农村试点村建设,解决全市15.4万人饮水安全问题,建设新农村示范点农村沼气5257个。建设农村公路1200公里,全年新增通水泥(油)路行政村290个。建设锦江、蒙山、官桥等13座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改造潦河、锦北灌区渠道,建设宜春及奉新等四县城市防洪工程,支持樟树等四个县级动物检疫监督设施建设和全市乡镇兽医站基层设施建设,扶持32个生猪规模化养殖小区建设,补助退耕还林荒山荒地造林建设13.5万亩。发放良种补贴7026.6万元、粮食直补26292万元、农机购置补贴1345万元,全市基本农田保护率稳定在85%以上,战胜干旱等自然灾害,粮食生产连续五年增产,粮食总产预计达337万吨。农业产业化稳步发展,17家龙头企业、21个生产基地和161个“一村一品”示范村纳入全省“十百千”工程。
6、企业改革不断深入,开放型经济加快发展。落实国家宏观调控政策,清理全市党政机关办公楼建设项目17个、培训中心项目1个。清理整顿钢铁、铜、铝、铅锌、水泥、电力、电石、焦炭、铁合金等高耗能高污染行业,关停了两家企业。推进江西南特、高安汽运等企业股份制改革工作,江西仁和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成功收购上市公司ST九江化纤,并于去年3月正式上市;江西特种电机股份有限公司于去年10月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强化国有资产交易管理,防止国有、集体资产流失,高安医药公司、春城旅社等在省产权交易所挂牌,江西宏丰人造板有限公司完成了产权交割。深化“重大项目招商年”活动,招商成果初步显现,斯米克、新中源、嘉莉等一批大企业纷纷落户宜春各地。预计2007年,实际利用外资26000万美元,增长10.2%。实际引进市外工业资金120亿元,增长25.3%。外贸出口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全市外贸出口20000万美元,增长33.4%。
7、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人民生活日益改善。加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加速科技成果转化,科技进园入企、进村入户和成果转化工程有力推进。“两基”工作顺利通过“国检”, 高中教育实现大步跨越,全市高考二本以上上线人数同比增长13.6%,一本上线人数增长18.2%。全市104个乡镇卫生院业务用房、64个县乡人口计生服务体系建设项目已经启动,7个县级疾控中心实验室建设全面完成,全市11个卫生监督所全部独立运行。靖安水口古墓申报2007年中国10大考古新发现,丰城洪州窑遗址保护与利用规划方案通过省专家组评审。成功承办了中央电视台“城市之间”、全国藤球锦标赛、第14届全国冬泳锦标赛等活动。全市预计接待国内游客520万人次,同比增长35.5%,其中明月山风景名胜区接待国内游客62.4万人次,增长12.6%;接待海外游客2.5万人次,增长148%,其中明月山风景名胜区接待入境游客1.1万人次,增长64.2%;旅游外汇收入650万美元,增长83.6%。坚持以人为本,扎实推进民生工程。城镇职工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人数(含退休人员)41.85万人;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37.4万人,参保率为55.3%;纳入保障范围的城市低保对象11.6万人,城市低保标准提高到150元以上,纳入保障范围的农村低保对象11.44万人。全市开工建设经济适用住房20.48万平方米, 2342户家庭受益,廉租房受益家庭1878户。
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呈现良好态势,但长期积累的一些深层次矛盾和问题依然存在。经济总量与增长速度仍有差距,实现“前移前列”的压力较大;经济结构性矛盾比较突出,产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不强,资源环境约束日渐显现,节能减排任务艰巨;城乡和区域发展不平衡,农业抗御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的能力仍比较脆弱;社会就业压力依然较大,部分城乡居民生活困难,社会矛盾不断显现,民生保障有待进一步完善;深化改革任重道远,政府职能转变和作风建设必须加强,等等。继续保持和发展我市的良好形势,必须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加快解决经济社会运行中的深层次矛盾。
二、200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安排
今年,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的第一年,也是深入实践科学发展观、实施“十一五”规划、推进和谐宜春建设的重要一年。全市上下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调整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注重提高人均水平。全力推进“项目攻坚年”和“重大产业招商年”活动,加强“心圈廊”建设,全面深入开展“三大战役”,促进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今年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坚持民生为本、开放为先、创新为要、和谐为重、行政为民,紧扣重点工作、重点领域和重点环节,致力做活心圈廊、做强工业园、做大企业群、做旺中心城,夯实发展基础,壮大经济总量,增强综合实力,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努力打造经济增长强劲、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和谐、生态环境优美、充满创业活力的新宜春。
今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目标安排是:生产总值增长13%,人均GDP达到11000元;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下降4.4%,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削减2%;财政总收入和地方财政收入分别增长20%和18%,人均财政总收入达到 1110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28%;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2%;实际利用境外资金增长10%,引进市外工业资金增长11.5%,外贸出口增长10.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6%;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7.9‰以内,城镇化率达到38%。这些目标中,节能减排指标是约束性的,必须千方百计确保完成;经济增长等指标是预期性的,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适当调整;富民指标是导向性的,要力争完成得更好些。
为实现上述目标,着重抓好八个方面的工作:
1、全面实施“项目攻坚年”活动,进一步扩大投资,增强发展后劲。抓发展离不开投资,抓投资关键是要有项目。宜春作为经济欠发达地区,更要全力以赴跑项目争资金。全面实施“项目攻坚年”活动,认真研究国家投资政策,做好项目研究、包装、对接和跟踪工作,注重项目规划编制工作,面向全社会广泛征求项目,充实项目储备库。以项目为载体,开展跑项争资和选商引资,以扶持全民创业为契机,激活民资、信贷融资和盘活闲资,千方百计扩大投资规模,力争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10亿元。深入开展“重大产业招商年”活动,精心包装100个重大招商项目,力争引进投资1000万美元或亿元人民币以上重大项目80个,超5亿元人民币重大项目10个以上,实际利用外资2.86亿美元。狠抓一批重点项目,加快明月山机场和洪屏抽水蓄能电站项目前期工作,争取今年动工建设,推进城市防洪工程建设,加快建设高安—胡家坊一级公路,完成宜安公路、320国道万载—大城公路建设,启动樟树至胡家坊一级公路改造工程,做好105国道丰城—樟树段、丰城至乐安一级公路等项目前期工作,争取今年动工。继续推进裕盛、匹克鞋业,蓝恒达盐化、斯米克、东鹏、新中源、新明珠、唯美陶瓷,嘉利机电,天石粉末冶金,景腾旅游开发等一批大项目的扩建、投产和落户。切实加强重大项目的稽查与监管,用好管好政府建设投资,努力提高投资效益。
2、加速“心圈廊”建设,培育区域特色,增强发展活力。继续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利益联结为纽带,以产业整合为重点,积极探索“心”、“圈”、“廊”之间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新机制。着力抓住东部沿海发达地区产业梯度转移的有利时机,紧盯纳税1亿元以上企业、投资10亿元以上项目、销售收入100亿元以上产业基地,加快建设特色鲜明的区域经济共同体。做大中心城规模、做强“心”经济实力,以宜春经济开发区建设为重点,全力推进工业强攻战,壮大机械电子、医药、新型材料、汽摩配产业,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业;以宜阳新区建设为重点,打好城市扩张战,拉开城市框架,完善城市基础功能;以明月山景区建设为重点,打好旅游升温战,做响旅游品牌,加快聚集人气、商气和财气。壮大“圈”实力、促进“圈”融合,发展特色产业,做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协作共进,加快构建富有地域特色的经济板块。打造320国道和山区特色经济两“廊”特色,突出发展上高食品、鞋革加工,奉新纺织服装,靖安旅游、有色金属加工,万载、铜鼓、宜丰的山区生态有机走廊。
3、做精工业园区,做旺产业基地,做强工业经济。坚持把工业园区作为扩大开放、做强工业的主战场,把产业基地作为支柱产业、重点项目发展的主平台,建立入园、入基地项目评价体系,注重单位面积投资强度、投入产出效益,增强园区和基地对产业集聚、集群发展的吸引力和服务能力,注重实施品牌战略,积极创建全国全省名品。按照“区域整合、相近合并、品牌借助”的发展原则,“一县一业”的发展格局,在加快宜春医药、樟树盐化工、丰城循环经济、高安建筑陶瓷、奉新纺织、上高鞋革六大基地建设的同时,依托我市传统的产业基础、丰富的资源优势,着力培育和发展宜春机电、宜春钽铌精深加工、宜丰毛竹精深加工、万载有机食品和靖安硬质合金工具基地,做大做强支柱产业,打造特色经济板块。争取奉新纺织、上高鞋革今年被认定为省级特色产业基地,到2010年,全市争取形成“十大产业基地”,并均成为省级以上产业基地。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推进节能减排工作,加强二氧化硫、化学需氧量等主要污染物排放量控制,继续淘汰落后水泥生产能力,同时,等量新建一批4000吨/日以上旋窑水泥生产线。
4、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城市人口倍增计划,进一步优化宜居环境。在中心城区深入实施“
5、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各项惠农政策,抓好大型灌区续建配套和节水改造,加强重点小(一)型水库除险加固、产粮大县标准粮田、以电代燃、农村电气化、农村沼气等项目建设,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积极应对国家延长退耕还林补助政策,做好退耕还林项目申报和实施。大力推进“造地增粮富民”工程,加强耕地保护,稳定粮食生产。促进生猪生产,加强动物防疫基础设施建设,启动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建设,切实抓好重大动物疫病防治,注重食品安全。加快农村公路建设,新建水泥(油)路1270公里,新增通水泥(油)路的建制村260个,实现建制村通达率81%。继续加强农村学校、医疗、计生服务体系建设,抓好农村安全饮水项目建设。继续实施农业产业化“十百千”工程,重点支持绿色稻米、生猪、家禽、肉牛、水产品、油茶、中药材、棉麻、特色蔬菜水果、有机农产品十大主导产业发展。抓紧抓好万载、铜鼓西部政策延伸以工代赈项目的组织申报和实施。坚持政府引导,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试点建设,突出抓好村庄整治,实施“乡村清洁工程”,进一步改善农村环境,开展农村和谐文化建设“一村一品”活动,完善新农村社区功能。
6、突出企业改制上市工作,推进各项改革,增强发展活力。全面落实《宜春市人民政府关于推进企业上市工作的实施意见》,按照改制储备一批、辅导申报一批、上市发行一批、做大做强一批的总体要求,积极推进企业上市,力争2008年全市筛选30家以上优秀企业进入上市后备资源库,完成江西南特、华伍起重、百神医药等企业上市准备工作,争取有3家企业成功上市。认真落实市政府《关于深化宜春市经济体制改革的意见》,加大改革攻坚力度。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和事业单位改革,深化行政审批和投资体制改革,创新政府组织体系和运转机制。推进市政公用行业改革,抓好市煤气公司改制改气。推进企业管理体制、股份制改革和国有集体企业改制,深化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启动宜春汽运公司改制、做好江麻公司和宜春工程重组、推进长青机械厂企业破产各项工作。推进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不断完善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深化科技、教育、卫生体制改革,推进社会保障体制改革,建立社会公平保障体系。
7、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大力发展旅游业,促进社会事业发展。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引导和支持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力争江西大有公司的“铁基纳米合金磁粉芯”等项目列入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项目,江西三健公司的“高产油菜无性系容器苗繁育技术”等项目列入国家星火计划。加强知识产权的开发和保护,积极开展技术标准企业试点,加快标准化工作步伐。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宣传推介力度,促进旅游产业发展,做响月亮文化,精心筹办第二届月亮文化节暨经贸活动周,加快建设明月山温泉风景名胜区天工开物园、月亮湾景点、仰山栖隐禅寺一期工程、梦月山庄等项目。力争全市接待海外游客3.45万人,实现外汇收入858万美元以上;接待国内旅游者720万人次,实现综合收入36亿元以上。巩固提高义务教育,发展壮大特殊教育,加快发展高中教育、高等教育和成人教育,力争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到70%以上,有2-3所中等职业学校进入国家级重点职校行列。完善公共卫生医疗救治体系,增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能力。加强农村医疗网点建设,改善农村医疗卫生服务,健全卫生监管体系,深入推进平价药品“惠民工程”,不断提高医疗卫生水平。切实加大文物保护工作力度,重点抓好靖安东周古墓和全市禅宗遗址捆绑申报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工作。加快文化设施建设,力争启动市博物馆、图书馆新馆建设。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提高竞技体育水平,争取承办更多的大型体育赛事,进一步扩大宜春对外影响。
8、实施民生工程,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确保社会和谐稳定。加强职业技术工人培训,促进就业和再就业。扩大创业培训覆盖面,力争培训创业者1万人。推进农村劳动力就近就地转移,力争保证满足工业园区和产业基地的企业用工需要。抓好城乡低保工作和大病保险工作,提高社会保障能力,逐步完善保障体系。坚持依法扩大城乡养老、医疗、失业、工伤和生育保险覆盖面,完善政府救济、社会救助、民间捐赠、慈善事业和志愿服务等多种形式的社会救助体系。继续加快经济适用住房和廉租住房建设,确保中心城区完成建设8万平方米、约1000套经济适用住房。积极实施圆梦工程,帮助贫困家庭学生就学。努力增加城乡居民收入,争取农民人均纯收增加320元以上,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增加880元以上。加强物价监管,采取有效措施,控制物价加快上涨,尽力将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控制在104%以内,确保人民生活质量。注重分配公平,规范收入分配秩序,逐步缩小收入差距。进一步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严厉打击各类侵害群众安全的暴力犯罪,实现社会治安持续稳定。
各位代表,做好2008年发展改革各项工作,对于巩固全市良好发展势头,全面推进和谐小康宜春建设至关重要。让我们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齐心协力,扎实工作,在宜春实现中部崛起新进程中,作出自己的新贡献!
Copyright 2009 Yichun Municipal Development & Reform Commission.
版权所有:江西省bet 365亚洲版官网 政府网站标识码 3609000037 赣ICP备09002039号 赣公网安备 36090202000021号
地址:宜春市市政大楼2楼东侧 联系电话:0795-3272741 Email: newspring@jxyc.gov.cn
本站网页访问最佳分辨率:1440*900像素 建议使用IE8.0以上浏览器 您是本站的第 62485 位访客